不得不说,在如意的养殖法子下,这些鹌鹑繁殖得可真快。
原先好多空着的笼子,眼瞅着都装满了。如今天气热,急需要给鹌鹑换个宽敞点儿的地方。
过两天,那一百亩荒地种上豆子后,就要先动员村里的劳力们去打土坯、盖房子了。
虽说这是村集体的产业,大伙都没工钱拿,可一想到是为村里谋福利,没一个人推脱。就说村里那条通往村外的路,大家伙一起整治过后,出行方便太多了。
再说了,这养殖房盖好后,还有姜长业之前透口风说家里要盖新房,这又能让大家伙有活干、有钱赚。
总之,得益于如意家,村中人都得了切实的好处。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儿了。
眼下,如意已经挑好了鹌鹑和几十个蛋,抬头看看日头,感觉时间不早了,便对着值班的张翠花和赵氏说道:“翠花婶子,赵大娘,时辰不早啦。等会儿给鹌鹑添足水,再瞅瞅门窗是不是开着,没啥问题就可以回家啦。”
两人赶忙应道:“哎,哎,知道啦。”
如意转身,带着芳霏和小双姐妹回到了厨房。芳霏看着窝棚做的厨房,忍不住又感慨起来:“咱家房间实在太少了。”
后院有养殖房,前院三间茅草屋,其中一间还是作坊。不用芳霏说,如意也觉得房间少得可怜,而且家中也没个区域划分,进进出出的都是女子,现在姜长业也就吃饭食的时候回家,吃完饭食就又匆匆出门了。
厨房虽说简陋,可如意厨艺好,没一会儿,油炸花生米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小院。
做女工的王氏和刘氏闻到饭菜的香味,就知道到饭点了。
刘氏放下手里的活计,开口说道:“大家伙都散了吧,未时再过来就行。可别像昨天那样,今天不到时辰我可不开门。这天儿太热了,大家可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那些妇人和姑娘们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针线,离开了姜家。
因为王氏和刘氏一门心思扑在女工活计上,在荒地边上支着锅煮饭的姜阿奶,便由刘氏的母亲蔡氏和弟媳张桂枝在一旁搭把手。
张桂枝听说如意得了圣上的赏银和赏地,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抱紧姐姐一家的大腿。
所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