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村里的人,虽看着朴实,但心里的账都算的清楚。大家伙都觉着年纪小的孩子学东西慢,再说了,也不指着自家孩子考取功名,所以送来学堂念书的,大多是八岁往上的孩子。
刘风拿出《三字经》,拿起毛笔,在粉壁上写下“人之初”三个大字。
“人”字刚一落定,刘夫子就领着学生们读起来,一边读,一边在粉壁上一笔一划地写着正确的笔顺,嘴里还念叨着:“瞧好了,先写这一撇,再写一捺,这就是‘人’字。”
堂下的娃娃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小脑袋瓜摇晃着认真地跟读着先生所教的字。
此时,姜里正和村里一众娃娃的长辈们静静地站在窗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屋内的孩子们。他们的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欣慰又满意的笑容。
这天,杉子背着个绣着旺旺队“阿奇”图案的书包到了学堂。好家伙,一露面,就把一群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
他的好朋友石头哥,一回到家就缠着张翠花,非让她也缝一个一模一样的。这事儿在姜家村好多户人家里都上演了一遍。
到了晚上,张翠花敲响了姜家小院的门。如意一开门,张翠花就笑着走进来。
村里的女人大多直爽,说话不爱绕弯子。张翠花开口就说:“如意啊,婶子这回找你有点事儿。”
如意忙问:“翠花婶子,是啥事儿呀?”
张翠花应道:“这不,石头瞧见杉子的新书包,回家就闹着让我给他缝一个。问他啥样儿,他又说不明白。我就想着来瞅瞅到底啥样。”
两人在门口才说了没几句,又有几个村里的妇人陆陆续续来了。赵大芳大着嗓门就喊:“如意啊,杉子那书包啥样儿的?”
得,看来这些婶子都是来看杉子新书包的。
如意把她们都请进了自己住的屋子。屋里的王氏、刘氏,还有姜长乐、姜锦华四人,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站起来把这些妇人迎进来。
张翠花一眼就瞧见放在小桌上的布包,几步走过去拿起来看,还说:“这莫不是石头说的那个书包?”
离得最近的姜长乐笑着说:“是啊,嫂子,好看吧?”
张翠花乐呵呵地说:“好看,好看!就是这图案咋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