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杨芝储被席卷而去,不久一切归于平静。直至第二日天明,三人醒来,杨芝储怀中正是一个玉瓶、一卷竹简,他惊出一身冷汗,昨夜那梦莫非是真的!
且先略过不提,三人乘船而去,寻得官道问路后,便匆匆踏上行程。行至中午,抵达县城,杨芝储寻至县衙,表明身份后,借得三匹骏马,驱马赶回军营。
刚入大帐,闻焕章便迎上前来禀报:“大人,史进将军已率人离去,前往史家庄。大人此行是否遭遇变故?”
杨芝储抱拳施礼道:“有劳先生费心安排,些许乡兵不足为惧,先生有心了。”
闻焕章又道:“大人尚有一事需办,需让宋江上梁山,而后扶植梁山发展壮大。但规模不宜过大,保持七八千军马即可。同时向梁山讨要两人。如此这般…………”
杨芝储顿时明白过来,拱手作揖道:“先生高才,杨某拜服。世间沽名钓誉者众多,先生之才华,杨某前所未见,今日先生数言,犹如拨云见日,令杨某豁然开朗。”
随即立即唤来杨林,命其率领斥候五十人四处搜寻梁山与宋江的下落,不得有误!务必促使二者会面,同时将花荣、周通带回。
杨林领命而去,四处寻觅梁山泊人马及宋江、花荣等人。四处寻觅,竟见两个相识之人。
两人本在路上行走见军汉,急欲避开,杨林见其可疑,于是上前询问。未料两人转身,六目相对,皆是心中一惊。
杨林惊呼道:“杨节级,是你!这这这,你缘何至此?”
那人亦惊叹道:“杨林兄弟,竟是你!”
杨林挽着其手说道:“兄长,此处并非言语之地,且随我来。”三人行了半里,进了一家街边小酒肆。
杨林与店家相熟,取一两银子给他,叮嘱其且勿迎接宾客,他欲和好友述事。又叫打四角酒来,果蔬、好肉尽上。
杨林安顿完毕,急忙问道:“节级如今可是闯了祸?见你蓟州牢头节级之位不坐,突然至此处,吾心中已明白七八分。切勿有事瞒我,昔日吾好友落难在蓟州牢里,兄长亦曾经助我。今日在此相逢,杨林如今有些官职,若能相助,必当竭力出手。”
那汉子叹道:“事出有因,实难启齿。今日犯了事,欲前往水泊梁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