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英雄传说 > 第140章 肃清流寇(1/3)
    长矛兵中跃出一男子,双刀舞动,一刀挑开长枪,一刀直劈前方。此乃武松短刀入枪之技,一刀劈开前行之途,方显武松心中之畅快。

    林冲驱马疾驰,大喝一声:“杀!”多年的愤懑积于胸口,今日他要为自己正名,豹子头林冲,上马卫国,下马治军。一身武艺今日尽献疆场!

    西夏军马骇然失色,何时宋国有如此勇猛之将。步卒来处血雨腥风,骑兵冲锋势如破竹。那马上之将素未谋面,单枪匹马冲入阵中,挑杀十余骑兵。此乃何方狠人!

    主帅拓跋驱马转身狂奔,一骑疾驰而来阻拦:“休走,淮西马勥在此!”迎面一刀劈下。

    马勥手持三十八斤泼风刀,一刀落下刚猛有力,他亦是走的刚猛路线。一套招式劈、砍、扫,挑,抡。打得对手唯有招架之功。

    一骑如飞而来,高呼一声:“下来”山士奇一棍将拓跋主帅击落马下。转身勒马道:“马校尉,都统制有令,速战速决,放西夏军马过去。前方自有太尉大军截击。”

    马勥一刀斩杀主帅,驱马扬鞭高呼道:“全军撤退!穷寇莫追!”

    这一战督军的太监提笔不语,这战绩如何记录?那武二、鲁达两人百人斩,杨志斩将夺旗,马勥手劈主帅。这般战绩写上去是不是有些………直到三日之后,童太尉战报传来,西夏十五万军马斩于隘口。太监心道:西夏全军不就十万?哪来这么多人!

    既然主帅都在吹,自己这么写上去问题不大。于是按战如实记录,将战报传进京都。

    宫中杨戬得悉大喜,差人聘请文人墨客,大书特书此战。又派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将拓拔兀颜头颅送进京都。

    于上朝之时进献官家,这是四次宋夏之战以来,第一次斩杀王族。意义不言而喻,尽管官家怀疑战绩,但这个头颅实打实震慑到了官家。这是真正的功绩啊!官家心想着文人在史书上的笔墨,心中大喜,下令犒赏三军,赐牛羊好酒。

    西夏大败之后,辽国随即自贺兰山进犯,腹背受敌的西夏臣服大辽,自此西北安宁,官家随即撤销种家军,设立都指挥使,建军西北。种师道没有指挥权,再也没有掌兵之权,天下武将无不心寒。

    西北军中的右翼大将呼延灼,因赫赫战功而被赐予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