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戟,威风凛凛。
两旁红白旗帜猎猎作响,花腔鼓声震耳发聩。两名壮士一言不发,挺起身中戟,跃上胯下骏马,于中间宽阔道路上鏖战起来。战至三十余回合,仍难分胜负,场面异常激烈,引得花荣与周通连连叫好。
花荣见那两名壮士厮杀得难分难解,两枝戟上的红缨纠缠一处,恰似一团烈焰,难以分离。遂,他沉稳地取过弓箭,瞄准时机,一箭射断了缠绕在一起的绒口,两支画戟须臾分开。那二百余人见状,齐声喝彩,掌声如潮。两名壮士亦停止争斗,驱马奔至宋江、花荣马前,躬身施礼,询问神箭将军名讳。
花荣面带微笑,向两位英气逼人的少年介绍了周通与宋江。两位少年一听眼前竟是花荣与宋江,赶忙下马,毕恭毕敬地参拜,脸上流露出真挚的敬仰之意。宋江亲自扶起二人,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姓名以及为何在此比斗。
红衣少年吕方抱拳施礼,自报家门:“在下潭州吕方,因仰慕吕布之勇武,故而偏爱方天画戟,人赠绰号‘小温侯’。日前,我因贩卖生药亏了本钱,便占据了对影山以求生计。而这白衣少年数日前到此,我分他半山他不从,执意要与我比试,才有了适才的激战。”
白衣少年郭盛亦躬身一拜,答道:“在下嘉陵郭盛,因贩运水银遭遇沉船,无奈落草为寇。自幼随军中提辖习武,亦擅长使戟,江湖上人称‘赛仁贵’。只因听闻此处有人精于长戟,特来一较高下,不想竟能在此邂逅诸位豪杰。”
宋江听后,好言劝和二人,并提议他们或投奔水泊梁山,或与花荣一同投军报国。吕方欣然接受了宋江的书信,前往梁山而去;而郭盛年少时在军中学艺,早有投军之志,当下便决定随花荣一同前往。
随后,宋江回到宋家村拜见父亲。老太公告知他,官府近日颁发了一道赦文,劝他早日自首,以免罪责加重。老太公虽担心有朝一日还能否与儿子重逢,但更怕他继续在江湖上厮混,万一落草为寇,或者闯祸重蹈覆辙。
宋江向老太公许下承诺,在家中团聚一晚,次日便前往郓城县自首。然而,岂料郓城县的知县已换人。原先那位清正廉明的好官因办事不力被撤职,而现任知县见宋江如此不懂事,公文上显然有上下打点的痕迹,到了他这里却分文不给,直接闯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