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了他三日,每日悉心教导。待鲁智深已熟练掌握所有招式后,长老让他吃过斋饭,便打发他下山去了。
临走之前告诉他,去东京大相国寺,找智清长老,可讨的一个执事僧来做。又送了他十六字真言:遇林而起,遇杨而发,遇河而止,遇江而死。鲁智深下得山去,到铁匠铺取了水磨禅杖,买了些干粮,一路往京都而去。
这一日,鲁智深因贪恋路上的湖光山色,来不及赶到投宿的地方。他又走了二十里地,过了板桥,见到了一处庄园。庄客见到他,不解地问道:“和尚,你来我们这里做什么?”
鲁智深回答道:“小僧因赶不上宿头,想在贵庄借宿一晚,明早便离开。”
庄客说:“借宿一晚?你稍等,我去找庄主问一问。”说完便匆匆进门去禀告老太公。不一会儿,就有人引领鲁智深进了庄内。
老太公年过六旬,背驼头低,拄着一根绿头雕花拐杖。他头戴毡帽,身穿锦袍,一看便知是个富有的老者。他问道:“你是哪里的和尚?要去哪里?”
鲁智深见是位老者,立刻抱拳行礼道:“太公,小僧是五台山的和尚,要去东京大相国寺。今日行走缓慢,错过了投宿之处,特来贵庄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