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知道,其实成村长他们的定价并不高,也可能是看在知青们也就是住几年的份上,也许人家买了房还没住多久呢,就要回城了,谁也说不好,所以价钱也不敢瞎胡定,就怕玩儿脱了,没人买,后期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村里照样要给他们安排房子,到那时不说修葺的钱,就整改的钱,村里都逃不掉,这对常年社员都吃不饱饭的村里来说,可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那咱就这样说了,修葺整改,知青需要包一餐,不要工钱,工钱从村里出。”
“可以,但是包一餐倒是无所谓,到时候大家都上工了,谁来做饭呢?”
成村长沉思了一下,这也是个事儿呀,大概是在心里盘算了,就大方的说道。
“你看这样行不?咱都不出工钱了,都记满工分,男工十二分,做饭的婆娘们也一样,做满一天八工分,都记村里公账”!
完美!
不得不说,成村长是个大气也会过日子的,这样一来,知青们也不用费啥事儿,掏了钱就净等着入住了。成村长他们也能从采购到跑腿儿,都能见点儿荤腥,双赢的事儿,不怪人说高手在民间,果然是人老成精呀!
双方达成协议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修葺房屋之事。当然了,成村长牵的头,自然而然就是他负责和村里对接,修葺进度以及物资采买的监督工作。
杨英也得到了她心心念念的三进院,三百六十块对她来说就毛毛雨啦,为了自己住的舒服点儿,花点钱算个啥,当然,三进以后都会是她的私产了,以她的尿性,谁也别想来沾她,长到她心吧上的不算。
成村长猛地站起来,烟灰都抖落一地,“好哇,杨知青,那就按咱们说的办,俺这就回去召集大伙再具体商量商量下一步的成算。”
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杨英望着村长离去的背影,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没看出来,成村长这小老头还是个行动派。
成村长离开了,屋里只剩下杨英和何羡予两人,空气一时有些安静。
何羡予偷偷抬眼看杨英,小声说:“杨知青,谢谢你收留我。”
杨英摆了摆手:“你乖乖的,好好表现就行,可别偷懒,以后我罩着你。”
何羡予用力地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