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收云散,天空挂着夕阳让整个梅花坳鲜活起来,闷了一天的乡亲们趁着天还没黑出来溜达。
田间地头看看庄稼长势,聚在祠堂门口闲扯。妇人们在河边洗衣,孩童们踩着水坑撒欢疯跑,时不时能听到几声怒吼让他们别滚一身泥。
林南风将林大江父子送来的礼一股脑儿交给桂芬婶。
“不行不行,你们小两口自己留着。”桂芬婶一个劲推辞。
“补筋骨的药材留着给二爷爷补补身子,这块料子给双喜做身衣裳。”林南风相当会劝人,“家里头几个弟弟能念书就送去念书,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纸和墨留着能用。”
若说东西是给桂芬婶的,八成不会收,要是给家中其他人的,要说动桂芬婶会容易许多。
桂芬婶犹豫片刻,心思松动,“料子给安安做衣裳,补筋骨的你留着自个儿吃,至于纸和墨……婶儿收下,前些年家里头状况不好,实在供不起这么多孩子念书,这两年日子好了些,确实不能耽误他们。”
家里日子是好了,但也没好到能把孩子们全送去念书,肯定要有取舍。心中盘算了下家中银钱,咬咬牙能送两个孩子去学堂念书。
桂芬婶叹了口气,两个人选里她没想送自己儿子去,丰收和满仓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跟着他们爹学做木匠,倒不用太操心他们俩将来。
大乐家的三阳和四季随他们爹一样喜欢舞刀弄枪进山打猎,三阳十一岁,四季八岁,选哪个似乎都对不起另一个。
至于大安家的五福,桂芬婶是一定要送他去念书的,都说五岁开蒙是最好的,正是学什么都快的年岁。
这事儿她拿不定主意,还是得找公爹合计。
桂芬婶拿着纸和墨去找林富夏商量,林南风转身就把五福叫来,将布料重新包好递给他,“给你姐送去,让她给自个儿做件漂亮衣裳。”
双喜的性子随了以前的燕婶,平日里不声不响,说话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这几日帮着收拾小院,还给他和顾十安绣荷包,自个儿还不敢送来让燕婶转交到他们手里。
林南风嘴上没说,心里都记着他们一家人的好!
至于桂芬婶方才听到送孩子念书突然发愁,他也能猜出大概,心里有主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