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听到村长的话,心里越发不安,这样下去许延佑和村长他们的矛盾越来越大该怎么办?
“孩子乐意回到农村是好事,种东西也是不忘本。农家孩子就是这样,多好。”文书这话说得自己都心虚。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外面讨生活,即使是读不了书的那个孩子他也劝着没让回来。
虽说村子属于城郊,可是地里刨食的苦,他可是深有感触。
外面也不容易,但比种地好得太多。一亩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钱,一年忙到底最多就几千元。外面打工少的一个月也有两三千。
只要不乱花,攒下来的钱足够2年的收成、
更别提端了铁饭碗的孩子,所以他向来不愿意让孩子们回村种地。这事村里人都知道。
现在他自己说出这句话后,也有的张不开嘴。
这分明就是打自己脸。可是,想到许延佑奶奶,他不得不按捺住自己的羞耻心,继续往下编。
“只要种出来东西,能不能卖钱先不说,起码饿不着自己。种菜养鸡,再作坊领点工,米钱也有着落了。”
文书的意思,村长听得有点蒙,怎么扯半天都不到点子上,今天他真上门找我唠嗑?
谁信啊?
文书找人唠嗑,这事跟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稀罕啊。
“一心往城里钻。”这是村里人对文书的评价。
文书这人热心,文化上的事教育孩子什么的都愿意和村里人交流,传授经验。
唯独种地除外,他自己的地里活都稀烂。即使他硬着头皮和人家交流,也没人愿意和他浪费口舌。
“就他的技术,还不如听我吹。”铁匠有一次闲聊对文书的种地知识的评价。
“拉倒,你们两个半斤八两,谁都别嫌弃谁。”许保国摆摆手,种地村里他才是这个。()
文书今天和他聊种地的事,脚指头也能想得到绝对没憋什么好屁。
思来想去就是眼红许延佑承包地的事。可你文书的技术水平,还不如人家呢!
起码许延佑还有一身腱子肉,挖地杠杠滴!
文书这身子骨,还有那人尽皆知的水平,承包费只有一个下场——打水漂,还能听个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