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八零年代的家庭里,家里的老人——爷爷的健康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爷爷年事已高,身体也渐渐不如从前。他总是坐在院子里的那把老藤椅上,眼神有些浑浊,脸上布满了皱纹,像被岁月镌刻的地图。那把藤椅已经很旧了,坐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可爷爷却不舍得换,他说这把藤椅陪伴他多年,有感情了。
爷爷的腿不太好,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关节就会疼痛难忍。强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想着要给爷爷做一个更舒服的凳子,能让爷爷的腿在疼的时候有个地方安放。
强子在小作坊里精心挑选木材,他选了一块质地柔软又有韧性的桃木。他用砂纸仔细地打磨着木材,想让每一个边角都光滑无比,这样爷爷就不会被划伤。
“强子啊,你在做啥呢?”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走进小作坊。
“爷爷,我给您做个新凳子呢,这个凳子啊,对您的腿有好处。”强子笑着回答。
爷爷看着强子忙碌的身影,眼眶有些湿润,“强子啊,你这孩子,总是想着爷爷。”
我也没闲着,四处打听有没有什么土方子可以缓解爷爷的关节痛。听说镇上有个老中医,对治疗关节病很有一套。
我带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去拜访那位老中医。老中医的诊所不大,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草药的清香。
“大夫,您看看我家爷爷的腿,一到下雨天就疼得厉害。”我焦急地说。
老中医摸了摸胡须,让我详细描述了爷爷的症状后,说:“这是老寒腿了,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回去按方抓药,每天给老人熬药喝,再配合热敷,应该会有效果。”
我拿着方子,千恩万谢地离开了诊所。回到家后,我按照老中医的嘱咐,每天早起就开始给爷爷熬药。药味在院子里弥漫开来,虽然有些苦涩,但大家都知道这是爷爷健康的希望。
芳芳和冬冬也想为爷爷做点什么。芳芳把自己在学校得到的奖励——一条暖和的毛毯,盖在了爷爷的腿上。
“爷爷,这个毛毯可暖和了,您盖着腿就不会冷了。”芳芳温柔地说。
冬冬则画了一幅画送给爷爷。画上是爷爷年轻时候的样子,身强力壮,背着猎枪在山里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