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庭书院一位侯姓夫子很喜欢李翰,常在家提及他的聪颖出色,这让侯夫子的小儿子很是在意。侯家小公子刚刚舞勺之年,十三四岁的年纪怎会轻易服输,见父亲总是夸赞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孩子自是不服。他虽也在澜庭书院读书,但与李翰并不相识;一日,他打听到李翰要出学院归家,就想在路上拦住比试一番,当然心里也存了戏耍之心。毕竟一个乡下土包子怎么能入了书香之家小公子的眼。
偏那日李翰被同窗拉去书肆看新科进士的墨程,想买来研读一番,所以无意间与侯家小公子错过了。小公子没见到李翰,却与奉了父母之命到书院接李翰回家的李山和李河碰了正着。得知是李翰家人,侯小公子忍不住冷嘲热讽一番,这让本就对李翰心有怨气的两人更加恼恨。
两人一番商量,隔了两三日,遂假借李翰之名,将小公子引到了一处僻静院落,迷晕后送上了一个青楼女子的床榻。小公子醒来后,吓得哇哇大叫,青楼女子可不管客人是谁,只要钱财,否则不肯放人。小公子无法,只得交代了家里住址,青楼女子遂差人上门索要嫖资。侯夫子得知后,气得当场晕厥。家人一边慌忙派人拿钱赎回小公子,一边赶着去医馆请大夫救人。一番忙活下来,总算处理安置妥当。
得了空,侯家一番查证,自是恨毒了李家。不过因顾忌小公子的名声,不敢张扬,但事因李翰而起,侯夫子怎可善罢甘休。于是侯夫子联合学院里交好的夫子和学生对李翰百般刁难,最终逼得李翰只得离开澜庭书院。
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不想联系其他书院才发现,竟没有书院愿意接纳李翰,原来李翰一家奴籍,还手段下作、卑劣恶毒的名声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李翰自此断了求学路,只能暂时归家,想着躲过风头,总有拨云见日之时。谁想一日心情烦闷,喝了一盏李河倒的酒就稀里糊涂摔成了残废。
后来每每回想当日,他除了晦暗的天色,只记得父亲的叹息、母亲的眼泪,还有李河的哇哇大哭。不足幼学之年(十岁)的李河有那么恨他么?他不确定。但他怎会上了树?怎会从树上摔下来?他没有任何印象。是李山么?他想了无数次,也不得结果。
这些年,他自怨自艾;冷眼旁观父亲兄弟做下种种恶事,也无比蔑视他们的诸多蠢行。他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