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是要开始让他们自己出去办事了,而不是事事都她亲力亲为。
小三子立刻回道:“是,夫人,奴才一定找好的账房先生!”
“嗯,”顿了顿,苏漓又道,“小三子,你们几人练完骑马后,可以去茶楼坐坐,或去街上集市走走,听听京城当下发生的一些闲趣消息什么的。”
这里不是网络发达的现代,很多小道消息、八卦什么的,来源多是在茶楼集市这些人口活动密集的地方,当然,要想散布什么话在这种地方也更适合,更容易传播,她之后要做的事,离不开这些手段,当然要让小三子几人提前适应适应了。
几人俱是一愣,小三子倒是很快反应过来,立即应道:“奴才晓得了。”
随后其他人也一致回道:“奴才\/奴婢晓得了……”
想了想,她又吩咐道:“今日是殿试的日子,想必殿试结束后,街上都是关于考生的事,你们这两天多打听打听关于一个叫赵行文的考生的事。”
赵行文?
几人记住了这个名字,回道:“是,夫人!”
时候不早,租赁招贴还没写完,苏漓便让苏二接着继续写,又给了他铺子的地址,交代他们过两日去锦绣大街的铺子上张贴招贴后,便坐了马车离开。
已经是下午三点,离殿试结束倒还早,苏漓还没吃午饭,索性随便找了个小馆子吃了饭。
吃过饭,这才又坐上马车去往皇宫大门。
殿试在下午五点结束,苏漓到的时候还不到五点,此时的宫门口早已围满了人,比起早上送裴冀来时热闹了不知多少倍。
也是,这里等待的人可不止有考生的父母家人朋友,还有榜下捉婿的人。
殿试并不淘汰人,也就是说,过了会试的一百三十六人在殿试结束后,都属于天子门生,能在全大晋几千学子中脱颖而出的,这一百三十六人,不管哪一个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那些有女儿的人家,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当然,也有的会在会试出榜时便到礼部贡院榜下捉婿的,但那日毕竟太热闹也太混乱,无论是上没上榜的学子都混在一处,对于不熟悉学子的人来说,他们一时分不清谁是谁,谁又上了榜,实在不适合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