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是一个白色的圆形玉佩,上面系着红色络子。
冀亭佑拿过玉佩交到苏漓手里:“裴家娘子,谢谢你,我叫冀亭佑,是京城冀国公的嫡长孙,若你以后遇到难事,记得到京城找我,这个玉佩你收好。”
冀国公?
京城确实有个姓冀的国公,原着中,冀国公是个忠君爱国的人物,对裴冀一见如故,也曾在裴冀为原主母女报仇的时候帮了忙。
没想到这少年身份比她预想的还要有来头。
不过她隐约记得,原着中提到过,冀国公的嫡长孙早在两年前就死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难不成就是这次他死了?而她穿书过来,阴差阳错救了他?
她没有扭捏,很干脆收下玉佩。
她现在身份是裴冀的妻子,以后裴冀上京,她肯定是要去的,要是按原着剧情,她的脖子上可还架着一把刀呢,多一份人情相当于多一份保障,那可是国公府啊,她矫情什么?
见她如此痛快收下玉佩,冀亭佑反而十分高兴。
“大公子,世子爷也来了这里,他带着一批人在另一条街……”
冀亭佑诧异:“我爹也来了?”顿了会说道,“那去找他汇合吧。”
说着又看向苏漓:“裴家……苏姐姐,我要走了,以后遇上事了,记得来找我……”
“行,后会有期……”
“把他们都带走!”阿七发话。
于是一群人迅速绑了土匪,簇拥着冀亭佑走出巷子。
苏漓把玉佩放好,拍拍身上的尘土才走出了巷子。
不用去洛城,倒省了不少时间,她在镇上悠闲自在,走走逛逛近一上午,买了画纸,作画颜料,再买了腊肉,鲜肉,鱼,肉包子,糖果点心,最后又买了三串糖葫芦。
路过一间灯笼铺,这才想起,中秋节就要到了。
于是进铺子想着买两个灯笼回去给两个孩子玩。
挑挑拣拣了好一会竟没挑到特别喜欢的。
“老板,有没有没有上画的灯笼?我想回去自己画。”
店铺老板年纪不大,看着也就十二六七岁,闻言十分和气:“有的客官,您看要什么款式的,我到库房给您拿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