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给新科学子们腾地方!”卫霍杀气腾腾的道。
几句话说完,瞬间吓得江淮道官员们个个汗如雨下,只会不断地磕头道:“是!谨遵陛下法旨!微臣们不敢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对待百姓!”
随后,卫霍便让官员们散开,而后一个个召见,考察官员的品行,政绩,同时给一些人发放密匣。
最终,卫霍一共召见了三十多个官员,但只给其中的八个发放密匣,让官员们猜不出究竟是谁有密匣。
而最后一个密匣,卫霍则给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宿老百姓,让他收集民间的消息提供给卫霍。
这样,消息源则更能准确一些,不再局限于官场。
至此,密匣制度算是初步完善。
之后便是推广到大昭全国,而后则是不断增加拥有密匣的人数,让其横跨官场,民间,军队,商界等等。
就是要苦了卫霍了,以后每天除了要看正常的奏折外,还要看大量的密折。
尤其有些官员为了刷存在感,肯定会上一些垃圾奏折。
比如,卫霍前一世的清朝,就有一堆垃圾奏折,被后来的人翻出来当做笑料。
像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多次向康熙进献台湾土产。如他向康熙进献芒果,康熙回复“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但一个月后,他又上奏进献芒果,康熙无奈表示“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甚至有个官员闲着没事,天天给皇帝问安,刷存在感。比如杭州织造孙文成请安极为频繁,不停地问“皇上您好吗?”雍正只能不断回复“朕很好”,最后还加了句“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其实想要掌控朝局,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开启厂卫制度。
也就是开东厂和锦衣卫,搞特务机构。
但东厂和锦衣卫虽然有利于皇帝掌管朝局,可弊端也同样很大。
首先便是权力滥用与司法混乱,东厂和锦衣卫都有独立于正常司法体系之外的特权,可不经正常审判程序随意抓人、审讯和处罚。这导致大量无辜之人蒙冤入狱,屈打成招,司法公正遭到严重破坏。
卫霍是坚定的要搞依法治国的,决不允许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