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意全交给她,而是安排了几个人和她共同管理生意,制衡一道被他玩得很溜。
有这些人在,他的生意从最初只在榆林府崭露头角,到如今开到大夏各地,可谓进展迅速。
不过燕澄从未想成为下一个大夏首富,有些生意在他名下,有些生意明面上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也看不透面具下的他究竟是怎样的。
首富什么的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有些太扎眼了。
钱财上不用担心,燕澄思索着想着去京城生活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无非就是读书习武,外出交际。
只京城权贵众多,随便扔一块板砖都能砸到一个官,行事要更加谨慎,免得给家里人带来麻烦。
这样想来,在京城待着还真不如在武定住着。
不过京城是大夏首都,是大夏气运汇聚之地,家里人都在京城奋斗,燕澄也不好留在外面。
更何况他也不是那种喜欢过闲云野鹤生活的人,去京城自然也有追求。
难得在古代生活,体验一把权势在手的感觉也不错。
燕澄走的是科举入仕的道路,去京城后肯定得找书院深入学习,要说京城首屈一指的读书圣地那肯定是国子监。
不过国子监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想要进去有两种方式,一是考进去,而是凭家世进去。
想要考入国子监起码要有举人功名,凭家世那得家里有三品及以上官员的人家才能送人进去。
燕光翼正好是三品,家中有一个不用考试进国子监的名额,他曾和燕澄说过要用这个名额将他送入国子监。
不过燕澄拒绝了,当着燕光翼的面自信满满地说以他的聪明才智就算不进国子监也能考中进士。
燕光翼骂他死脑筋,有捷径不走非要自己走弯路,燕澄认了,就是不接受这个名额。
京城除了国子监还有别的书院,就比如青莲书院,虽比不上国子监良师众多,却也比寻常书院厉害许多。
燕澄打算去考青莲书院,找人打听了青莲书院入学考试的考试范围,这段时间一直在复习各种知识。
燕澄想着去京城后的各种安排,忽然听到外面有细小的哭声,似乎是一个孩子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