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海关还长。”
说到这叶庭圭笑道:“不过这次托殿下的福,我们带着二百只羊,五十余头牛作为肉食。因为已经入冬,肉可以存贮,出发前还另外屠宰了一百只羊带上,沿路军士们还可以猎些野物,沿途路过州镇也可再补些肉食。
军士们有肉吃,加上只是行军,每日基本一斤半到两斤的粮就够了,不过那一万征夫壮丁没有肉食,又加上需要推车运送粮草,干的都是体力活,他们每日的三斤口粮是少不了的,否则征夫们没有力气,只会拖慢行军速度。”
燕行云又问道:“我们这次走的具体是什么路线?”
叶庭圭答道:“回殿下,我们这次出燕京向东南经通州、香河至宝坻,从宝坻折向东北经玉田到丰润,过了丰润就到了永平府的地界。再经卢龙、抚宁就到山海关了,这一段路选的是远离长城在燕国腹地的路线,可以保证安全。过了山海关向北经惠州就到大宁,我建议殿下到山海关后让队伍修整一日,毕竟山海关后道路就难走了。”(地图参考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本)
叶庭圭正说着时,只见官道上,一名差役背负青布小包,手持铜铃跑过。叶庭圭见燕行云看向那名差役,便说道:“殿下,那是急递铺的铺丁。按照大虞的驿传制度,驿所为往来驰驿官员公人提供食宿,选合适地址建造。驿站每六十六里设一站,饲养军马,只传递加急公文和边关军情。普通公文传递则有急递铺负责,急递铺十里设一铺,设铺长一人,要路有铺丁十人,僻路由铺丁四到五人,接到需传递公文后铺丁系于身上手持铜铃跑步送到下一铺,日夜不息,公文每日需走三百里,但有延误,相关人等皆要论罪,此制还是先王向太祖进言所立。”
燕行云点点头,接着赶路,一路上叶庭圭又讲了些军伍事,让燕行云大为受益。晌午休憩时,步军营都统方元修来到燕行云身边询问道:“殿下,下午何时出发?”
燕行云答道:“上午出发较晚,只行了二十余里,但今日首日行军,体力尚好,半个时辰后就出发,下午行军四十里再扎营。命先头游骑选好扎营地址,回来通报,先派一标骑军过去划定营地。赶到营地后,骑军居中,征夫粮草大车在骑军外,步军在最外,夜间哨戒就由方将军负责。以后每日行军六十里皆依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