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不少钱去救济,咱虽然心疼那些钱粮,可也知道边境安稳了,咱才能踏实过日子呀,就是怕这往后啊,日子越过越紧巴咯。”
另一位老者则点头附和道:“是啊,不过朝廷要是不管边境,那外敌打进来,咱们可就更没活路了,只盼着朝廷能想出好法子,让咱大乾朝越来越好咯。”
李承乾听着百姓们质朴的话语,心中感慨万千。他意识到,百姓们虽然生活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对于朝廷守护边境、保家卫国的举措还是理解和支持的,这让他越发坚定了要妥善处理好当前难题的决心。
他又走访了京城周边的一些村庄,看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也听闻了他们对于赋税、收成等方面的担忧。每到一处,他都默默记在心里,这些来自民间最真实的声音,为他接下来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权衡利弊,拟定方略
回宫之后,李承乾结合微服私访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大臣们的建议,开始着手拟定应对之策。
他先是召见了林岳,与其商讨如何在保证边境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军事开支。林岳提出可以对边境的驻军进行合理整编,裁汰一些冗余的兵员,同时加强对士兵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这样既能节省部分军费,又不至于削弱边境的防御力量。李承乾觉得此计可行,便让林岳去着手安排。
接着,他又与苏瑾商议如何在外交上安抚联盟各国,同时又能展现大乾朝的难处,争取各国的理解与支持。苏瑾建议举办一场联盟各国的交流盛会,邀请各国使者和重要官员前来,在盛会上坦诚相告大乾朝目前的经济困境,并且提出一些可以共同合作发展的项目,比如联合开辟新的贸易商路、共同开发边境的一些资源等,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巩固联盟,而不是单纯依靠大乾朝单方面的物资投入。李承乾对这个想法十分赞赏,当即吩咐苏瑾去筹备此事。
对于韩烈,李承乾则传书告知他要在边境继续加强军民团结,鼓励百姓发展生产,利用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展一些特色产业,既能增加百姓收入,也能为边境的稳定提供助力。
同时,李承乾还责令户部在国内推行一系列开源节流的举措,鼓励商人投资兴办实业,增加税收来源;在节流方面,严格审查各级官府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