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村里的财务郑启华,正在喂鸡,就听到大门外有人喊自己。
“郑叔,在家吗?”
郑启华赶紧把鸡藏了起来,匆忙关上了茅厕的门,走到院子外面。
“谁叫我?”
这年代,村子里养个鸡鸭啊什么的,容易被人骂是资本主义。
郑启华害怕,所以一直把鸡养在茅厕里,不轻易让它跑出来。
刚才那人叫他的一嗓子,差点儿把他的魂儿给叫没了。
所以回应那人的时候,他的语气有些不好。
门外的人,听出了他的不高兴、不友好,但是也只是笑笑。
“是我啊张亮,找您说说话、聊聊天。”
一听到是张亮,郑启华皱眉,眼中充满警惕。
“你我又不熟,你找我干嘛?”
张亮笑了笑,“郑叔,开门嘛,好歹也是乡里乡亲的,难道你还怕我吃了你不成?”
郑启华一想,也对。
而且,最近张亮也做了许多让他刮目相看的事。
这么一想,郑启华便打开了门。
门一打开,就看到张亮两只手提满东西,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郑叔,我们今天好好地喝一杯!”
不等郑启华反应,张亮抬脚就往灶屋里走。
郑启华拦也拦不住。
只能先把大门关上,也走进了灶屋。
80年代,农村的灶屋就是生火的灶台。
每次生火前,技术娴熟的,或许还能顺利地快速点火。
技术不娴熟的,点了半天的火儿,也点不着。
弄得整个灶屋乌烟瘴气。
这一会儿,张亮就属于后者。
前世,他早已经习惯了用燃气做饭。
这一拧开燃气开关,就有火做饭。
但是,重生后,做饭的事基本都是韦梅花干,所以他也没有什么机会重温点火的技巧。
这下热闹了。
张亮和郑启华,这两个大男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把灶台里的火儿点着。
两人手忙脚乱地,总算做好了一餐饭。
红烧肉、花生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