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的阴霾逐渐散去,百姓们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可萧逸尘和苏锦却丝毫不敢放松。旱灾给国家带来的创伤严重,农业生产亟待恢复,经济也急需重建,这两项艰巨的任务沉甸甸地压在他们肩头。
首当其冲的难题是国库空虚。为了应对旱灾,朝廷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用于救灾,如今国库储备大幅减少,这使得后续的重建工作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同时,各类物资也十分匮乏,种子、农具等农业生产必需品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恢复进度。
不仅如此,在重建过程中,各地区之间还出现了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急需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来恢复生产和生活,而一些受灾相对较轻的地区,则认为自己也为救灾做出了贡献,在资源分配上不应被忽视,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苏锦看着堆积如山的各地求援文书,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对萧逸尘说:“如今国库空虚,物资短缺,各地又为资源分配争吵不断,这重建之路困难重重啊。” 萧逸尘神色凝重,微微点头:“确实棘手,但我们不能退缩,必须找到解决办法,平衡好各方利益,让国家尽快恢复元气。”
为了充实国库,萧逸尘和苏锦商议后,决定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一方面,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增加商业税收。另一方面,对一些国有产业进行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同时,他们还号召富户们捐款捐物,支援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对于积极响应的富户,给予一定的荣誉和政策优惠。
在物资调配方面,苏锦亲自带领团队对各地的受灾情况和物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合理的物资分配方案,优先保障受灾严重地区的需求,同时也兼顾其他地区的合理诉求。为了确保物资能够高效地运输到各地,萧逸尘组织修缮了因旱灾受损的道路和桥梁,加强了交通运输的管理。
针对地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萧逸尘和苏锦召集各地官员来到京城,召开了一场专门的会议。在会议上,萧逸尘耐心地倾听了各地官员的诉求,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解释了当前的形势和分配方案的依据。他强调,国家是一个整体,各地区应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