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学府的变革初显成效,萧逸尘和苏锦并未满足于此。他们深知,仅靠一所学府的改变远远不够,只有将变革的理念推广至全国的学府,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于是,他们向皇帝呈上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联合学府的成功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体系。
皇帝对这份计划十分重视,召集众臣商议。起初,一些曾受萧逸尘和苏锦影响,见证了联合学府变革成果的官员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提升国家人才储备,推动社会进步的良策。然而,就在众人讨论热烈之时,一声冷哼打破了朝堂的和谐氛围。
发声的是康王赵启,他是皇帝的皇叔,在皇室宗亲中威望颇高,平日里便倚仗身份,对朝堂事务多有干涉。赵启缓缓起身,目光扫视一圈,最后落在萧逸尘和苏锦身上,带着几分傲慢与不满说道:“萧逸尘,苏锦,你们二人推行联合学府的变革,本王未曾多言。可如今竟想将这变革推行至全国学府,简直是胡闹!祖宗留下来的教育体系传承多年,岂是你们说改就能改的?”
萧逸尘上前一步,拱手行礼,不卑不亢地回应:“康王殿下,时代在变,教育亦需与时俱进。联合学府的变革已初见成效,学生们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所学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若能将此模式推广,定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赵启却不屑一顾,他反驳道:“哼,不过是一时的表面风光,谁能保证这变革不会带来更多隐患?况且,这改革一旦推行,多少世家子弟的前程会受到影响,你可曾想过?” 原来,赵启背后与诸多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世家子弟大多依赖传统教育体系,通过家族关系谋取功名,变革一旦实施,他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苏锦见状,也站出来说道:“康王殿下,变革或许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若因顾及少数人的利益,而阻碍国家的进步,岂不是因小失大?”
赵启脸色一沉,正要发作,皇帝开口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可仓促决定。朕看这样,先在京城附近的几所学府进行试点,若效果显着,再做进一步打算。” 皇帝此举意在平衡各方,既不想轻易否决萧逸尘和苏锦的提议,又要顾及康王等宗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