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尘和苏锦听闻朝中大臣对 “民生研讨社” 和实地考察计划的担忧后,深知此事关乎联合学府变革的走向,容不得半点马虎。两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在朝堂上与反对的大臣们展开一场公开辩论,以正视听。
辩论当日,朝堂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各怀心思。反对的大臣们早早地站在一起,交头接耳,似乎在商量着如何应对萧逸尘和苏锦。而萧逸尘和苏锦则神色坚定,并肩站在朝堂中央,准备迎接这场挑战。
率先发难的是礼部侍郎孙大人,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萧侯爷和苏夫人所提议的‘民生研讨社’以及实地考察活动,看似为了培养学子,实则暗藏隐患。学子们涉世未深,若在研讨和考察中对朝廷政策产生误解,随意发表不当言论,恐会扰乱民心,影响朝廷威严。”
萧逸尘微微皱眉,上前一步回应道:“孙大人此言差矣。联合学府的变革旨在培养能为国家和百姓真正做事的人才。‘民生研讨社’能让学子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朝廷完善政策大有裨益。而实地考察,更是让学子们亲身体验民生疾苦,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怎么会是隐患呢?”
这时,工部尚书赵大人也站出来说道:“话虽如此,但学子们一旦走出学府,进入民间,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万一有人借机煽动学子,制造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苏锦微微一笑,轻声却有力地说道:“赵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也并非毫无准备。在筹备这些活动时,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全程陪同,引导学子正确看待问题。而且,学子们对国家和朝廷满怀热忱,他们渴望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又怎会轻易被他人利用?”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加入讨论,有的支持萧逸尘和苏锦,认为这是培养人才的创新之举;有的则站在反对者一边,担心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辩论,神色凝重。他深知这不仅关乎联合学府的变革,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
眼见辩论陷入僵局,萧逸尘决定从实际案例入手。他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就拿之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