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学府新一轮变革的展开,萧逸尘和苏锦满心期待着一切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充满了曲折。
课程调整方案实施初期,便遭遇了不小的阻力。一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皇家治国理念案例分析时,显得力不从心。他们要么讲解生硬,无法引导学子们深入思考,要么干脆回归原来的教学方式,使得调整后的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学子们也出现了不同的反应。一部分积极进取的学子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充满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但也有部分学子觉得课程变得复杂难懂,原本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被打破,学习压力陡然增大,他们开始对这次变革产生抵触情绪。
面对这些问题,萧逸尘和苏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决定先从老师入手,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教学经验丰富且对皇家治国理念有深入理解的学者,为老师们进行培训。在研讨活动中,学者们分享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们逐渐掌握了如何将皇家治国理念巧妙融入课程的技巧。
解决了老师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安抚学子们的情绪。苏锦亲自深入到学生中间,与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学子谈心。她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向他们解释课程调整的目的和意义。苏锦温柔而坚定地说道:“同学们,这次变革是为了让你们更好地成长,将来能在国家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皇家治国理念并非是束缚你们的枷锁,而是引导你们思考国家发展的方向标。你们可以在学习中保持自己的见解,大胆地去探索。”
在苏锦的努力下,学子们的抵触情绪逐渐缓解。他们开始尝试接受新的课程内容,课堂上的氛围也慢慢恢复活跃。
与此同时,邀请朝中大臣举办讲座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第一位受邀前来的是吏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在朝堂上以公正严明、善于选拔人才着称。讲座当天,学府的大讲堂里座无虚席,学子们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李大人的到来。
李大人走上讲台,先是分享了自己的从政经历,从基层官员一步步走到吏部尚书的位置,其中的艰辛与坚持让学子们深受触动。接着,他开始讲述自己对治国理政的见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