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道:“你放心养伤,我自有分寸。”
此时,来俊臣和索元礼也察觉到事情可能败露,决定加快行动。
他们再次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称狄仁杰畏罪潜逃。
武则天半信半疑,派人前去查看。
就在这危急时刻,狄仁杰带着证据进宫面圣。
“陛下,臣已查明真相,来俊臣和索元礼勾结官员,私吞军粮,诬陷微臣。”狄仁杰呈上证据。
就在狄仁杰呈上证据,以为真相即将大白之时,武三思却突然站了出来。
武三思昂首阔步向前,脸上带着看似真诚实则暗藏狡黠的笑容,不慌不忙地向武则天行礼道:“陛下,切不可被狄仁杰这看似确凿的证据所迷惑。还请听臣一言。”
武则天眉头紧皱,目光中带着疑惑和审视,说道:“武三思,你有何高见,速速道来。”
武三思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陛下,首先这所谓的往来账目,字迹虽说看似与来俊臣和索元礼相符,但这世间模仿笔迹之术并非罕见。焉知这不是他人精心伪造,故意构陷?再者,账目之上所记款项用途模糊不清,即便有所提及军粮之事,也不过只言片语,难以形成完整确凿的证据链条。”
说着,武三思拿起其中一份账目,指着上面的一处数字说道:“陛下您看,此处数字有涂改痕迹,且涂改手法粗陋,若真是正常账目,怎会如此草率?这显然是仓促伪造所致。”
狄仁杰怒目而视,大声驳斥道:“武三思,你这是强词夺理,故意歪曲事实!”
武三思并不理会狄仁杰的愤怒,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还有这军粮运输安排,虽看似详细,可其中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交接人员记录不全。若真要据此定罪,实难令人信服。比如这其中一处,写明军粮于某日从某地出发,却未提及到达时间和接收之人,如此漏洞百出,怎能作为定案的关键?”
武三思又拿起另一份文书,摇了摇头说:“陛下,且看这份。说是运输途中的损耗记录,可这损耗数量大得离谱,却无任何合理的解释和旁证。难道就凭这一纸空文,便能断言来俊臣和索元礼私吞军粮?”
武则天的脸色愈发凝重,陷入沉思。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