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奉武则天旨意前往边关调查军粮失窃一案,他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半个月过去了,案件却毫无进展。
营帐内,魏元忠眉头紧锁,对着手下将领说道:“这军粮失窃之事太过蹊跷,明明加强了防备,可依旧不断减少,定是有内鬼作祟!”
将领们也是一脸无奈,其中一人道:“大人,我们几乎将营地翻了个底朝天,对所有人都进行了排查,可还是一无所获。”
魏元忠愤怒地拍着桌子:“继续查,我就不信揪不出这幕后黑手!”
可尽管他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军粮减少的情况却丝毫没有得到遏制。魏元忠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与此同时,消息传到了朝中。武三思和来俊臣得知此事,心中大喜。
武三思在府中与来俊臣密谋:“这可真是天赐良机,魏元忠此番办事不力,正好给了我们打击他的把柄。”
来俊臣阴恻恻地笑道:“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借此在陛下面前狠狠参他一本,让他再无翻身之日。”
武三思点头道:“你速速准备奏折,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呈报给陛下,就说魏元忠无能,不仅查不出军粮失窃的真相,还让情况愈发严重,简直是罪不可赦。”
来俊臣拱手应道:“下官明白,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很快,来俊臣精心撰写的奏折便呈到了武则天面前。
武则天阅罢,脸色阴沉:“这魏元忠到底在干什么?这么久了还查不出个所以然。”
朝堂之上,武三思出列道:“陛下,魏元忠此次前往边关,办事不力,致使军粮不断失窃,影响军心,实在是罪不可恕。”
来俊臣也跟着附和:“陛下,臣以为应当严惩魏元忠,以正国法。”
其他大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则为魏元忠辩解几句,但在武三思和来俊臣的打压下,声音显得微不足道。
武则天沉思片刻,说道:“先派人去边关了解真实情况,再做定夺。”
武则天要派人再去赶往边关,武三思和来俊臣等人站了出来。武三思先向武则天说道:“陛下,宋之问已经作为随军使官同魏元忠前往边关,目的就是调查军粮失窃一事,我看有宋之问一个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