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狄梁公之血影疑案 > 第六十四章:寻根溯源(2/5)
到了他的手中。寄信人正是娄师德。狄仁杰拆开封口,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娄师德详细描述了李进和赵佑的弃暗投明,并告知狄仁杰,他们提供了有关陈泰祖史丽杰和赵幼陷害忠良、贪赃枉法的重要口供。此外,娄师德还随信寄来了一块特殊的绸布。

    狄仁杰拿起绸布,只见上面绣着一句诗:“洛阳城中月,朔州塞外风,忠奸终有辨,善恶自分明。”

    狄仁杰凝视着这句诗,陷入了沉思。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手中轻轻摩挲着那块绸布。

    “洛阳城中月……这洛阳城自然是指当下这纷繁复杂的局势,而朔州塞外风,难道是在暗示这案件的关键与朔州有关?”狄仁杰喃喃自语道。

    他继续思索着:“忠奸终有辨,善恶自分明。这是在表明真相终将大白,可这其中的线索究竟藏在何处?”

    狄仁杰重新坐回桌前,提笔将这句诗抄写下来,逐字逐句地分析。

    他突然想到,“月”和“风”或许并非只是简单的自然景象描述,也许代表着特定的时间和事件。“月”可能暗示着某个夜晚发生的关键之事,而“风”也许与朔州的一场风波有关。

    狄仁杰又回想起李进和赵佑的口供,试图从中找到与之相关的线索。

    “陷害忠良,贪赃枉法……”狄仁杰念叨着,“莫非这忠良蒙冤与特定的月份有关?”

    他翻出以往的案件记录,查阅着与陈泰指使李进和赵佑相关的信息。

    经过长时间的比对和推敲,狄仁杰发现,在某个月圆之夜,陈泰祖史丽杰的行踪颇为可疑,而那一夜,正与军粮失窃的时间相近。

    “难道这就是关键所在?”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接着,他又将注意力放回绸布上的诗。“善恶自分明……分明,分明……”狄仁杰突然顿悟,“这分明二字,莫不是在提示我,要将某些看似无关的事物明确分开来看,才能找到真相?”

    于是,狄仁杰重新整理思路,将之前调查中一些混淆不清的线索和人物关系重新梳理。

    他发现,有几个人的证词看似合理,但如果按照“分明”的思路,将他们的话分别分析,便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和矛盾之处。

    狄仁杰越想越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