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从怀中掏出那块藏有记录的布帛,说道:“将这个带给洛阳城梁王府的人,记住,千万不可被人发现。”
车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被银子和宋之问的威胁所打动,点头答应了下来。
为了确保书信能够安全送达,宋之问还特意与车夫约定了一个暗号。当车夫完成任务返回时,会在经过军营附近的一棵老柳树时,系上一条红布条。
车夫将布帛藏在了货物的夹层中,顺利地离开了军营。
而在神都洛阳,武三思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宋之问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手下前来禀报:“王爷,有人从边塞带来了宋之问的密信。”
武三思大喜,急忙打开信件查看。看完之后,他不禁仰天大笑:“真是天助我也!这是扳倒魏元忠和狄仁杰的大好时机。”
原来,宋之问在信中详细描述了魏元忠在军中的种种“失误”和“不当行为”,并添油加醋地将其描绘成了导致败仗的主要原因。同时,他还提到了狄仁杰与魏元忠的过往交情,暗示狄仁杰可能会为魏元忠开脱。
武三思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议如何利用这份密报。
“诸位,如今我们有了宋之问的密报,定要让陛下对魏元忠和狄仁杰失去信任。”武三思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其中一名心腹说道:“王爷,我们可以在陛下面前进谗言,夸大魏元忠的过错,让陛下严惩他。”
另一名心腹则建议:“不如先放出风声,让朝中大臣对魏元忠和狄仁杰产生怀疑,然后再伺机而动。”
武三思点了点头,说道:“嗯,双管齐下。你们立刻去安排,一定要做得滴水不漏。”
于是,武三思的党羽们开始在朝堂内外散布谣言,说魏元忠通敌叛国,狄仁杰包庇纵容。一时间,舆论纷纷,人心惶惶。
而此时的边塞军营中,魏元忠和他的亲信将领们还丝毫没有察觉到宋之问的阴谋已经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