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办公室内,沈霜华正在整理一份新发现的资料。她的表情显得有些复杂,似乎被资料中的内容触动。
\"张守诚有个女儿,\"她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怜悯,\"叫张灵,当年事发时才12岁。\"
林夜白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现在呢?\"
\"在国外留学,学的是\"沈霜华看着资料,停顿了一下,\"药物化学。三个月前刚回国。\"
这个信息让办公室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三个月前,正是第一起连环中毒案件发生的时间。
\"找到她的照片了吗?\"林夜白问。
沈霜华调出电脑上的图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大约二十五岁左右,面容清秀,眼神却透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坚定。
\"这是她的护照照片,\"沈霜华解释道,\"拍摄于三个月前。根据入境记录,她是从美国回来的,在那里完成了药物化学的博士学位。\"
林夜白仔细端详着照片。十年前那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科研人才。但是,这种戏剧性的时间重合,真的只是巧合吗?
\"调查她在国外的经历,\"他说,\"特别是她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记录。\"
白雨竹已经开始在电脑上搜索:\"找到了她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新型给药系统。\"她顿了一下,\"林法医,你看这个。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特定药物组合对人体器官系统影响的研究》。\"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个研究方向,与当前的案件太过吻合了。
\"还有更多,\"白雨竹继续说,\"她在美国期间,曾经在一家专门研究药物递送系统的实验室工作过。那个实验室\"她的声音有些发颤,\"正好是研发特殊医用针头的。\"
林夜白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线索正在逐渐清晰:特制针头、精确的毒素配方、专业的注射手法,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查她的社交关系,\"他说,\"看看这三个月里她接触过什么人,去过哪些地方。\"
杨寒星拿着另一份资料走了进来:\"有个情况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