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人实在觉得王乘风行事荒唐,可偏偏她中了头名,新帝摆明了对王氏在朝官员并不重用,有个希望也是希望。
新衣和首饰被送到她面前之时,王乘风还觉得恍惚。
锦衣华服并非她所求,甚至她出格地隐瞒家族去考科举,也不过是想看看自己的学识,而非求一个真正的机会。
王乘风此前从未见过新帝的面貌,她被困在后宅多年,也不算受宠,好在王家的藏书家族女子也可以翻阅,是书卷陪着她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大朝会上百官列队,六名新科进士被传召进殿内,她领头在前,并不敢直视君王。
皇上温声问了些她的学识情况,拣了几条她文章中的政见询问,王乘风有些紧张,还是照实答了。
“大周以武兴国,昔年高祖迁都改革,意在天下行文,复旧时礼乐,天下大同,实乃开天辟地的前瞻之举。”王乘风犹豫再三,还是继续颤声说道。
“澄清流品,变易旧风,重规门阀,胡汉融合,意图使部落贵族以礼法执政,却有悖大周立国根本。”
此话一出,满朝文官都露出了些诡异的神情,只觉得这状元大胆包天,生在清品之流,却偏要说兴文不好,这不是自断前程吗?
“致使后继无力,旧族不满,后逢连年征战,诸如綦氏等地方豪酋与白衣军士依靠军功与豪富由此授官,甚可踏入世家方能进入的清品,如此一来,澄清流品,今何在也?”
此话一出,崔耀回头看了一眼这殿内的女子,倒也并非完全不可用之才。
“今大周之忧,不在外,而在内也,陛下新政,兴武革旧,好也不好。”
“陛下整军制,兴科举,实乃续高祖之风,延大周皇室之威,利国利民之举,臣在答卷之中写道,军政分离,方能国本稳固,如何分离,如何重划清浊,如何升迁选官,还需要仔细斟酌!”
刘文君听到这里,知道了为什么元煊当日留下她,说了一句“王氏不可用,然王氏女可为你所用”。
元煊需要修改停年格的选官制度,在这个节骨眼上,王乘风出现了。
更妙的是,王乘风虽然同样出身四大世家,却在王家不受重视,对王家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本性叛逆较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