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宝的家位于城东的县委职工大院,靠近最里侧的第二间平房便是他们的家。
这个家共有六口人:一个已经出嫁的姐姐,两个妹妹,以及父母双亲。
房子是两室一厅的结构,对于六口人来说显然有些拥挤,因此在对门又搭建了一间小屋,作为王科宝的独立空间。
然而,这个小房间冬冷夏热,居住条件十分艰苦。
尽管高二的学业负担不轻,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学习的热情并不如后世那般高涨。
王科宝糊里糊涂地考上了高中,勉强读到高二,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他每天都幻想着能通过内部招聘进入工厂工作,这样一来,他对于学习的动力就更加不足了。
当时的教育制度是十年制,高中只有两年,也就是说,今年王科宝就要面临高考了。
然而,他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王科宝的大姐已经出嫁,在邻县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去。
两个妹妹一个在读中学,一个在读小学,成绩都还算中上游。
父母都是双职工,母亲在工厂当工人,父亲在县委担任办事员。
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起码能保证吃饱饭。
当王科宝从板车上被“卸货”,躺回自己那简陋的小房间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家人给他灌了一碗白粥后,父母都匆匆赶回单位上班,只留下他一个人在家养病。
他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脑海中回放着原身的一生。
原身一心想要进入工厂工作,甚至瞒着家里人写了退学申请。父母无奈之下,只能托人给他找了份工作。然而,当他终于进入工厂后,却又受不了三班倒的辛苦……
几次旷工后,他被工厂辞退。
父母得知消息后,连夜赶来想找厂领导求情,却在路上遭遇了车祸。
母亲当场离世,父亲也落下了残疾……
两位妹妹因为家庭变故和贫困,不得不早早辍学。
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艰难。
单位给的抚恤金在支付了医药费后所剩无几,而原身却偷偷拿着剩下的钱去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
父亲因车祸残疾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