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恩?”
陈昭心中一动,松开了账房的衣领,不过刀子仍旧架在对方的脖子上,笑道:
“你倒是说说恩从何来?”
账房闻言,唏嘘不已,叹道:
“二十年前,秦某尚是一个落魄书生,屡考不中,家徒四壁,妻离子散,正欲跳江自尽。
乃是司空老爷救我一命,给我安排了一个账房的工作。
我的生活才有了着落,人吃饱了,才不会有轻生的念头。”
陈昭也不知道这秦账房的话是真是假,好奇地道:
“那你从那时候起,便知道司空家做私盐买卖?”
秦账房点了点头,道:
“司空家琴书传家只是表面现象,他们其实在做私盐买卖。
不过司空家心善,对盐工和百姓们还好。
赚的钱也是留二去八,所以至今十八里铺的百姓依旧感念他。”
陈昭点了点头,又问道:
“当初到底是哪些人将司空家灭门了?你或许应该知道一点吧。”
秦账房瞥了眼桌子上的油灯,眼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轻叹一声,伸手拉开抽屉。
陈昭心中警惕,道:“你想干什么?”
秦账房转头看了眼陈昭,道:
“我记了一个账册。你看看便知道了。”
陈昭这才放开了秦账房,他从抽屉内的一个夹层内翻找出一本黑色的账本。
秦账房将那账本递给了陈昭,他接过账本看了眼,陡然睁大了眼睛,道:
“你的意思是说此事是当时宁阳县官场的所有人合谋?”
这上面记载了当年一些人名,上面有当时的县令严汝铭、主簿陈谷、县尉王瑜等人。
“不错,宁阳县官场眼红私盐的利益,早就想动司空家了。
只是司空家当时有人在宫中担任协律郎,深得陛下的信任。
直到十六年前,此人病逝了,这些人才动起了心思。”
秦账房叹道。
“你认识曹安?”
陈昭问道。
“曹安?就是借宿司空家的那个书生?”
秦账房捋着山羊胡,眯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