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云启未来 > 第51章 令人费解的澄海创屹(2/3)
底蕴,是中国最早的盾构研究机构,60年代便与国外联合生产出第一台国产Φ102网格挤压盾构,但因为当时的生产工艺问题,该设备仅使用一次便报废了。不过沪上盾研确实为后来的盾构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日后成为中国盾构机研发机构中的一张亮眼名片奠定了基础。

    在邹经理的陪同下,李墨曜坐上电瓶车,天气虽然很炎热,但一排排高大的厂房带给心里的震撼让他无暇顾及天气带来的影响,每一座厂房代表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施工都代表着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超级工程,你不亲眼目睹这些就很难想象国力雄厚是个什么样子。

    实力,这是真正的实力。

    在厂区绕过大半圈后,李墨曜真正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如果能参与到这样的工程中来,不仅对工先锋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更能让团队的人亲身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大基建,壮哉!

    “我们沪上盾研实力雄厚,这不仅体现在资本实力上,我们的核心研发团队也非常强大,除了刚才所说的自主技术外,我们的盾构机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软件是全国首创的独家,中铁、中建、中交、华铁等大型建工企业与我们都有深入的合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最新型的小直径盾构生产线上最大化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李墨曜从震撼中回过神,长呼了一口气,自信满满地点头道:“我们就是做这个的。”

    邹经理微微一笑,似乎也是很满意的样子。

    厂房并不像李墨曜想象的那样是一片空荡荡的,相反很多大型设备已经运进来了,像这种装备,即使是小型的耗材量也非常大,尤其是钢,基于自己对材料的了解,hs钢至少堆了上百吨,生产明显还没开始,但看这架势就知道邹经理刚才所言不虚,项目确实着急。

    “受降雨压力影响,城市地下排水小盾构的订单量激增,如果按部就班生产根本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灾害也不会等人,我们只能从生产效率上下功夫了。”

    也许是刚才沟通的很顺畅,邹经理对李墨曜说了些额外的话题,李墨曜微微点头,然后开始了现场调研工作。

    工业软件如果想在优化管理流程上下功夫就必须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李墨曜做过很多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