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痢疾;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可消水肿。”
“石斛如何配伍?”
……
两个学子各问了三个问题,蒋文只答上来四个,不过也算是通过了他们的考验。
稷下学宫有两个口号,一个口号是:来者不拒,包容百家,另一个口号是:大门广开,不拘英才。
后一个口号,有两重意思,一重意思是:即使学问不高的人来稷下学宫求学,稷下学宫也欢迎;另一重意思是:来稷下学宫求学的学子,来去自由。
实际上,若非有些本事在身,或者有人推荐,一般人根本进不了稷下学宫。
凭本事进稷下学宫,有三考之说。
第一考,便是蒋文刚刚经历过考验,回答学士刻意刁难提出的问题,至少也回答对一半,才能进入稷下学宫学习。
过了第一考,只能在稷下学宫的外院学习。
第二考,由先生出十道题,答对一半,可进内院学习。
内院的各种珍贵书籍更多,甚至还有不少在外面根本接触不到的典籍。
蒋文进稷下学宫的目的,是借稷下学宫的海量书籍,完成他编写一部《本草纲目》的愿望。
如果他能进内院,不但可以看到很多珍贵书籍,还能随时向稷下学宫的先生们请教,有助于他尽快完成《本草纲目》的编写,他自然想进内院。
他跟一考考验他的两个学子说明了想进内院的想法,这两个学子虽然觉得他进内院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带着他去拜见一位医道方面的先生。
“莫先生,这位学子叫蒋子文,他想进内院学习医药之道!”
“嗯!”
莫先生点点头,打量了蒋文一番,看着蒋文问道:“你为何要学习医药之道?”
蒋文愣了一下,回道:“学生自小学习医药,十分喜欢医药之道,想在医药之道上有所成就,若能揣摩出几个良方,着书立说,造福天下百姓就更好了。”
“你想在哪一方面着书立说?”
“本草之上!学生也看过不少本草典籍,发现大部分本草典籍都没有章法,而且不少还有错误,所以想试着总结前人之本草典籍,自己编写一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