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嫉妒引发的谣言风波后,村子总算渐渐恢复了往昔的平静,然而,一场未曾预料的新的危机却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私塾悄然降临,如同一朵阴云笼罩在众人头顶。
一日,私塾里新来的一位先生,名叫赵谦,他教学风格颇为严格,对学生们的要求堪称极高。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些学生内心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几个生性顽皮、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觉得赵先生整天不苟言笑,太过严厉,丝毫没有之前的先生那般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
“这赵先生整天板着个脸,好似别人欠了他钱一般,我都吓得不敢提问了。”一个学生皱着眉头,满脸委屈地抱怨道。
“就是,布置的作业多得如同小山,根本就写不完,这不是存心折磨我们嘛。”另一个学生气呼呼地附和道,双手叉腰。
这些充满怨气的抱怨声在学生中如同瘟疫一般渐渐传播开来,终于有一天,几个胆大包天的学生决定联合起来,气势汹汹地向楚云抗议。
“楚云姐姐,我们实在是不想要赵先生教我们了,他简直太凶了,我们受不了啦。”学生们簇拥着楚云,七嘴八舌地说道。
楚云听了,心中不禁有些诧异,但还是耐着性子,和颜悦色地解释道:“赵先生严格要求你们也是为了你们的前途着想,希望你们能学到更多扎实有用的知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然而,学生们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并不买账,态度坚决地坚持要换掉赵先生。
与此同时,赵先生也听到了这些沸沸扬扬的传言,他内心感到十分委屈和失落,如同霜打的茄子。自己一心一意扑在学生身上,为他们的未来殚精竭虑,却不被学生理解,实在是令人心寒。
“既然学生们如此不欢迎我,那我留在这里也没有任何意义,还是离开吧。”赵先生心灰意冷地向楚云提出了辞呈,眼神中满是无奈和决绝。
楚云连忙好言挽留:“赵先生,您千万别冲动行事,意气用事。我会和学生们好好沟通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隔阂。”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楚云当机立断,决定在私塾里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座谈会。
在会上,楚云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说出对赵先生教学的真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