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枪声,早已待命只等出击的第412团立即发起冲锋:“脖子上围白毛巾的是自己人,注意不要误伤!”
肘腋生变的倭军被特别行动队牵制住腾不出手火力封锁山口,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的第412团迅速攀上山地歼灭掉了山口的倭军,然后随即继续向制高点发起攻击。
梅花山倭军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正面的第411团身上,山背面的少量预备兵力根本挡不住第412团,制高点就此易手。
夺取了制高点的412团直接在山顶架起迫击炮和轻重机枪朝下疯狂俯射,打得山体正面的倭军连头都抬不起来,在411团的前后夹击下,两个大队的倭军很快就被全歼。
听说梅花山失守,知道大势已去的西芦山倭军在第一时间就奉命撤回了蚌埠,不然再不走的话,独立师就该在梅花山顶设下火炮阵地朝自己狂轰滥炸了。
孤城不可守,久经战阵的大贺茂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他立即将蚌埠外围已经无险可守的情况报告给了西尾寿造,并请求尽快突围撤退。
西尾寿造一看地图就知道蚌埠、淮南已成死局,他立即下令淮南的第三十九师团当晚就立即往合肥撤退,蚌埠的第三十四师团则往滁州撤退,然后利用巢湖和琅琊山、皇甫山等一系列山脉为依托护住身后的南京。
就在倭军接到撤退命令的时候,赵骥也接到四纵攻下梅花山,西芦山倭军已经主动弃守的战报。
主动弃守?不像是倭军的风格呀!
要是没了梅花山和西芦山,在二纵和四纵的两面夹攻下,蚌埠肯定是再守不住了,赵骥细细琢磨片刻后眉角猛然一挑。
不好!倭军这是要准备跑路!
“马上给各纵队发报,告诉他们,倭军很可能要撤退,立即密切留意监视当面之敌是否有异动,敌人一旦脱离阵地后就要第一时间发起进攻,各部队要不怕疲劳,给我追出一百里外”。
“通知骑兵旅集结,即刻出发去找一纵报到,全力追击倭军第三十九师团”。
骑兵是追击掩杀的利器,这种时候没有理由不派他们上场,而之所以选择咬着第三十九师团打,则是考虑这是一支在豫东会战中成建制撤出的老师团,战斗力较第三十四师团更强,当然要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