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防备河北地区的八路军主力渡河南下策应。
汤恩伯这么安排的原因倒也简单,张刚的第九十八军是湖北地方部队拼凑出来的杂牌炮灰,肯定是没有资格分润战功的。
而第五十二军虽然同为嫡系中央军,但是他们的军长关麟征却因为性格耿直、言语直率而被汤恩伯不喜,而且关麟征还多次拒绝汤恩伯的招揽示好,拒绝拉帮结派,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自然也就失去了这次捞功劳的好机会。
按照汤恩伯的战役计划,九十二军李仙洲部率先派出第142师进入驻马店地区,阻断信阳以南孟浩然第144师北上增援的通道,然后以暂14师朝阜阳攻击前进,起家第21师则朝周口攻击前进。
第十三军张轸部则在北边贺粹之第十二军的掩护下从洛阳直扑许昌,然后再分兵以一部攻占尉氏、太康等县,另以主力一部往周口方向配合李仙洲部压迫独立师活动空间。
届时,如果独立师仍然坚持不肯撤出豫东的话,那就在周口地区组织主力决战,一举荡平新四军豫东部队。
汤恩伯之所以如此部署,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的豫东地区对他而言是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下的,他派出去的探子不是被当地老乡给识破抓捕了,就是白跑一趟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打探不到。
独立师在豫东究竟有多少兵力,分布如何,主力作战部队的具体位置在哪儿,这些通通都只能靠猜测和臆想来判断。
所以,汤恩伯只能采取一南一北、分进合击的方式布下一张大网,然后再逐步收网把独立师挤压到周口地区以便捕捉其主力进行决战。
相反的是,国军的行军动向对独立师而言可谓毫无秘密可言,他们刚一行动,各部参战番号、行进路径、兵力分配等情报就通过当地百姓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赵骥的指挥部。
“战役态势已经很清楚了”,赵骥指着地图分析道,“张轸和李仙洲的两个军就像两支张开的胳膊一样,一南一北地插进了我们的防区,先把我们与河北友军及大别山根据地的联系切断,成为一支孤军,然后这两条胳膊再慢慢往中间挤,想把我们压在周口动弹不得,被迫与他们的优势兵力硬碰硬”。
“汤阎王的战役设想看起来是挺好的,但要想成功却有一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