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不会介意放弃大别山南北两侧地区的。
廖春华也是打过仗的人,经过赵骥一番分析后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好,我同意了,你尽管放手去干,我会全力支持你的”。
大略既定,又刚打了胜仗,廖春华的心情非常好:“我这边会马上把战报拟好,同时上报东南局和军部”。
开完会,赵骥随即就遵循会议精神开始调整兵力部署。
伤亡较小,建制相对完整的二团和五团驻防霍山以南的大化坪、黄尾镇地区,卡住大别山东北侧进山要道,作为全师的警戒兵力。
三团、四团向西移动到富金山以南的青山镇地区拦截国军溃兵,并密切关注宋希濂和胡宗南两部国军的动向,做好其撤退后随时接防的准备,以免被倭寇占据山口险要位置。
六团继续留在山区南麓收容国军溃兵。
伤亡较大的一团则随师部一起后移至山区深处的石子咀一带进行休整补充。
六个步兵团除完成警戒任务外,还需要抓紧用新拨下的ig18型步炮和st5型速射炮组建团属步炮营和营属机炮连。
师部的直属部队是变化最大的,在赵骥这一轮的扩充计划中,首先需要补强的就是各专业兵种,除原炮营扩编为四营制的炮团外,工兵连将利用缴获的倭寇工兵联队装备扩编为工兵营。
新的工兵营下辖一个舟桥连、三个工兵连,除土工作业的老本行,还要担负起布雷、扫雷和爆破突击的新职能。
坦克连则连升两级扩编成坦克团,由于编制缺口太大,赵骥专门下令允许周驰可以从全师范围随意抽调符合要求的兵员。
另外还新组建了一个运输营,共装备八十多辆五十铃六轮卡,主要承担野战期间前沿补给和重物资运输任务,日常的粮食、被服等运输任务依旧只能有赖于发动群众来帮忙。
在得到赵骥收留伤员和释放女兵的承诺后,第十三师团的百余名被俘军医也自愿留了下来替独立师医治伤兵,一个完备的师属野战医院总算是搭了起来。
为了加强对这些被俘军医的思想工作,身为在四明山游击队时期就加入队伍的原卫生队元老,张诗阳被任命为野战医院教导员兼总护士长,并从南京难民里招募了几百女性学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