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倭寇确实称得上是劲敌,尽管在上轮炮击中伤亡不小,但它们很快就凶狠地恢复射击,利用手中的步枪、机枪、掷弹筒等一切武器疯狂压制三营的冲锋。
中国军队向来只会集团冲击这一招,只要能击杀他们的排头尖兵就能挫败他们的整次冲锋,这是倭寇在淞沪和南京战场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
但是,他们今天遇到的是另一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中国军队,一支在战术上更灵活的中国军队!
二营的二连、三连适时地从侧翼发起夹击,他们没有直接开枪射击,而是借着夜色和地形掩护悄没声息地潜行接近。
倭寇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正面的三营吸引住了,直到二营的两个连队逼近到一百左右的距离时,它们才惊叫着分出部分兵力仓促阻击。
“冲啊!”这个距离足以直接发起冲锋了,两个连的战士端起刺刀勇猛前进,一头扎进倭寇阵地展开白刃肉搏。
突遭侧击,倭寇正面的阻拦火力顿时大减,三营的战士们也第一时间同时冲锋。
没有占据有利地势,又未携带重火力伴随的八十个倭寇在极短时间内就被两个营五个连的猛虎撕成了碎片,前后拢共用时还不到三十分钟。
倭寇也是人,一个肩膀上顶个脑袋,挨枪中炮一样也活不了,原本历史轨迹中,502很快就会在三个月后,于南京附近的韦岗地区组织一场伏击战,只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聚歼了一股近百人的倭寇。
“三营打扫战场,二营继续构筑阵地,去个人通知一营,让他们抓紧引导江边的百姓往西走”。
……
1937年12月12日,赵骥向刘焕下达了撤退命令,因为他清楚记得南京城是在13号沦陷的!
一团掩护着城里逃出来的五万多溃兵流民回到马鞍山防区,郭勋祺亲自带领144师一个团的兵力前出接应。
居然救出了这么多人!郭勋祺心头又惊又喜,看来自己这次配合赵骥行动的决定是没错的。
“赵老弟干得不错呀!”郭勋祺拍拍赵骥的肩膀,“你准备怎么安置这些救出来的人?”
依郭勋祺的惯性思维来看,这五万多人救出来了固然是件值得称贺的好事,但这同样也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