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顺手拿一些也是应该的,再说了,老子手头有枪,货主还敢说个什么一二三不成。
反正今天也收不到多少例钱,有便宜不占是傻子,警员们争先恐后地跟着前来求助的壮汉跑了过去。
一口气跑出两、三里路,果然看见前方路边侧翻了一辆大车,好几个箱子散落一地,几十个老百姓正忙着捡拾地上的货物。
“砰!”带队的探长朝天鸣了一枪,“简直没王法了!”
枪声惊得捡拾货物的百姓不敢再捡,赶紧四散逃开,一个货主模样的年轻人连忙上前拱手道谢:“多谢长官援手,多谢多谢”。
按照后世不成文的规则,警员们现在应该言笑晏晏地和货主客套一番,表示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上演一出警民一家的戏码才对。
可民国时不同,赶走哄抢货物的百姓后,警员们一把推开上前道谢的货主,然后就像主人刚撒了食的鸡群似的,撒欢般冲到路边地里埋头捡拾起货物来。
警员们有的拿着袋子疯狂装米,心思活络的则拼命把尽可能多的布匹夹到腋下,最过分的竟然跳上大车去搬那些没有掉落的货物。
直到再也拿不动更多的货物时,警员们才心满意足地起身准备回去,他们俯身得久了,猝然起身不禁有些两眼发花……咦?这是?
只见之前四散逃开的百姓们不知何时又返了回来,而且还隐隐呈现包围之势,把十来个警员困在中间,更诡异的是——这伙百姓手里居然都端着步枪!
只见适才来求助的壮汉当先举枪上前:“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面对这种极度的劣势,警员们哪里还有反抗的意志,几乎未加过多考虑,他们就齐刷刷地丢掉武器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投降,我们投降了,别开枪”。
求助的壮汉便是曾晓,年轻货主自然就是赵骥了,而刚才捡拾货物的百姓们全是四明山游击队的队员所扮的,两个步兵班和一个火力班这次全员出动了。
余姚县府大楼内,县长老爷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强挤出笑容对满堂的乡绅们说:“各位静一静,你们的苦楚我都知道,但你们进城时也看到了,本县保安队已经奉省府命令开拔了,我对剿匪一事也是有心无力啊”。
“各位要是实在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