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多养些鸡鸭啥的。
让它们吃蝗虫,养肥了好吃肉。
也就是因着这个,自家这十几只老母鸡可没少被人惦记。
这不,十几只鸡,一家子没日没夜地盯着,如今堪堪就剩下三只。
那十几只,早就进了别人的肚子。
人性本就经不起考验。
何况还是在这个为了一口粮食,就能卖儿卖女的饥荒年?
老二明诚从屋里拿出一个灰蓝色布包,递给古清婉。
“大嫂,这是方才里正家的伯娘送来的。”
“说是给娘和小妹的。”
方才王氏过来,听着屋内的动静,也没敢贸然出声。
只交代了明诚,有事就到家去叫她。
古清婉打开布袋,里头赫然就是一把红糖和几捧白米。
古清婉当即心内一暖。
这些可都是金贵东西。
旱灾这两年,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明老爹之所以让她去里正家借这些,还是因着里正家的大儿子杨奎在镇上的木匠铺子做活。
那老木匠是他岳父。
尽管如今活计少,也没让他回家去。
有这点手艺,养活起一家人来还是要比别家容易些的。
是以,他家的情况比之村里其他人家要好上一些。
这两样东西,他家可能不多,但应该是有的。
当然,他到时会加倍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