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笑着看他,“周哥,黄姐人挺好的,好好待人家。”
“嗯。”小周重重地点点头。
“你大弟多大了?”小杨问他。
“他今年十七了,不上学了。跟着我婶家的弟弟去工地打工了。二弟三弟也不是学习的料,再上一年也不去了。这样家里的负担也会轻点。”小周低声地说。
一天早晨,老板来到店里,“孙哥。”小周喊道。
孙老板站住,圆圆的眼睛看小周,小周尴尬地一笑,“哥,我想借些钱,这不孩子上户囗,我们想回她娘家一趟,把证明开了,把婚结了。”
孙哥听完,双手插兜里,脚在地板上动了动,“小周,行,我知道了,我看看再说。”说完就走了。
这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小周闷闷地回到厨房忙活。
小周为钱着急,如果不结婚,孩子的户口落不上,以后没法上学。他不敢再问老板。要不问问小刘,可小刘那个精明样,小周摇了摇头。他一筹莫展。
中午,小酒馆的男老板来了,“刚才看见你们老板了,他呢?”
“他在店里待一会就走了。”小欣说。
小酒馆的老板坐下来,低着头,不说话,坐一会儿就走了。
“你看他那个窝囊样,估计找老板诉苦呢。”小欣鄙夷地说。
“你猜他多大了?”小欣问林月。
“三十七八吧。”林月说。
“他呀,最多三十,他老婆都四十多了。”
“真的?看他面相有些显老。”林月如实地说。
林月也看出小酒馆的女人太强势,压得他抬不起头,整天象个低眉顺眼受气的小媳妇。
“小酒馆的女人是城郊的,夫妻两人开了个大酒店,生意很红火。没想到,她老公生急病去世。婆家人惦记上她家新盖的平房,欺她一个女人,只有一个姑娘,经常去店里找事。无奈的她把店盘了,到城里租房,开了个小餐馆。”
“现在的老公赵姓,刚来时不好找工作,正好遇到她。他家里兄弟多,日子也不好过,也不好找对象。两个人走到一起。”
“女的平时待他还好,就是火爆脾气,她婆婆觉得儿子嫁他吃亏了,经常打电话要钱,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