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诡案密档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档案员陈默。本章内容根据丹东市网友"江畔旅人"的亲身经历改编,所有细节均经实地考证。\"我按下录音笔暂停键,抬头望向窗外飘雪的鸭绿江。2014年那个闷热的夏夜,林夏在安东医院旧楼前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时,绝不会想到这张模糊的影像会成为整个东北最离奇悬案的开端。
---
第一节 夜探禁地
八月的蝉鸣粘稠得化不开,林夏的登山靴碾过锈蚀的铁门,手电筒光束刺破安东医院门诊部积攒了二十年的黑暗。作为《丹东晚报》的深度调查记者,她追踪这条线索整整三个月——十七年前那场导致医院关闭的集体失踪案,与最近三起流浪汉猝死事件,都在尸检报告里留下相同标记:左胸第四肋骨内侧的朱砂符咒。
\"吱呀——\"
二楼妇产科诊室的门无风自动,林夏的护身符突然发烫。这是弟弟林冬留下的遗物,七年前他在鸭绿江大桥失踪时,贴身戴着同样的黄铜八卦。相机闪光灯亮起的刹那,诊床上赫然显现人形凹陷,霉斑构成的轮廓正缓缓渗出暗红液体。
\"沙沙\"
背后传来布料摩擦声,林夏猛然转身。走廊尽头白大褂一闪而过,1943年款式的立领医护服,袖口绣着\"仁爱会\"繁体字样。当她追到楼梯转角,整面墙的病例柜突然倾倒,泛黄的病历雪片般纷飞。某张飘落的产检记录上,孕妇姓名栏写着\"林赵氏\",而家属签名竟是祖父林德昌的笔迹。
第二节 不腐女尸
市局刑侦队长吴振推开证物袋,三枚沾着江泥的青铜铃铛叮当作响。\"今早在断桥墩发现的,和尸体捆在一起。\"他调出电脑里的现场照片,打捞队从江底拖出的女尸皮肤呈诡异的蜡白色,发间别着早已停产的丹东化工厂女工头花,\"最邪门的是法医鉴定——死亡时间不超过48小时,但头花生产日期是1987年。\"
林夏凑近屏幕,女尸脖颈处的紫红色勒痕里嵌着细碎金箔,与祖父临终前紧攥的经幡残片如出一辙。当她指出这点时,吴振突然扯开领口,锁骨下方赫然露出朱砂符咒:\"三年前卧底捣毁跨境器官贩卖集团,所有兄弟都带着这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