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方便,照抄了现代社会的拼音字典!
但是那跟人才培养完全是两码事儿!
就好比,自己是告诉别人眼前的物体叫什么,而世家大族都做到,让你看着眼前的东西写一篇五百字的观后感了!
这特娘咋搞?!
完全没头绪吗!
师资力量人家占优!战事没等开打,自己就先输了八成!
再有就是,贞观年间的考试,专考那些儒家经典典籍背诵啊、典籍注解啊、释义啊,然后由这些再延伸到带入时策中的影响啊这些!
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
这些世家大族的弟子打小就接触这些四书五经,甚至连启蒙教育都是用五经开蒙的!
这你那些寒门子弟官学生拿什么比?
还有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的老古董们研究五经一辈子了,那些字句该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才算对,完全就是他们说了算!
这特娘阅卷的和考生是一伙的,别人拿啥跟你比?
承乾头疼的在地上直打滚!
这玩意后世也没啥更好的建议啊!公务员考试也得是基于义务教育的根本那!而自己根本没有那些时间,父皇就给自己十天,就要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唉!
在卧榻上承乾打了几圈咕噜之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行!还是得想办法!
于是拿出唐朝科举名表研究起来,还别说,真被承乾抓住了一个问题!
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就是在明经科上占有优势!
所谓明经科,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等书,一考学生对里面文字的记忆能力,二考学生对里面句子理解能力,三考里面典故的意义,就像看图说话一样,把这个典故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谁描述的好谁就优秀!
照这么考!肯定是世家大族怎么考怎么赢啊!资料都在人家手里,每个题目整不好人家都有一百种解法!一百种!
删减掉肯定是不行,因为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是明理的根本,删减不行的话,那我增加可不可以呢?
就比如说,增加一科诗词歌赋!就像大青时期那样,皇上拎着个橘子就让学子作诗,谁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