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谦。
翰林院一个编修小官。
按照规矩,他甚至没有资格参加早朝的朝会。
不过因为近来翰林院编撰《武安大典》,乃是大魏数一数二的大事,所以翰林院的编修才破例允许,参加早朝朝会。
就这,谢谦在翰林院编修当中,也并未排在前面,而是在末尾。
因为官职实在太小,所以在朝堂上,他的位置几乎都快要出了大门去了。
但在唐其的映象当中,却有此人的身影。
那年前身还没有消弭沉沦之时,曾主持过一届科考,谢谦便是那届科考的榜眼。
此人破有才华,可惜为人过于刚正迂腐,所以尽管前身对其颇为欣赏,却也一直没有机会提拔,入了翰林院数年,也只是混了个编撰而已。
唐其很好奇。
谢谦在朝会上提出洪阳县雪灾之事,皇帝已经亲自下旨,还有自己这个堂堂太子接下了差事。
如此一件治灾的小事,有皇帝开口,太子主持,是什么还能让谢谦不放心的。
不惜在朝会之后,站在门外等着自己,又来当面呈请。
救洪阳县百姓于水火?
一个雪灾而已,哪有这么严重?
思索之间,唐其开口道:“谢编撰,辛苦你在此等候多时,洪阳县之事陛下已然知晓,刚才在朝堂之上你也听见了,陛下亲自下旨,命户部、工部汇同京畿府一道,合力治灾,又有孤亲自领衔监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殿下仁德爱民,微臣敬仰之至,不过殿下久在宫中,洪阳县的事,恐怕,恐怕并不知晓明细!”谢谦神色间微微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咬牙说道。
见状唐其眉头一皱:“哦?难道还有什么隐秘不可?”
“微臣斗胆,请殿下借一步说话。”
“嗯,跟孤走吧。”
唐其从谢谦的态度上,察觉到了异样,映象当中,谢谦这个人刚直不阿,心直口快,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从来都不会吞吞吐吐,犹豫不绝。
哪怕在翰林院被雪藏多年,磨去了一些棱角,也不会改变太大。
所以能让他看起来这般三缄其口,不好直说的事情,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