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屑一顾的样子。
不愧是国安部算法扛把子,连应用级问题也能轻易解读。
王霁对照他回答的部分逐一理解,对算法的掌握度又有提高。
涉及到的7个文件,掌握度最高达到了75,低的也有67。
接近80了!
但,还有十来个疑问……
自己啃的话,两天只怕搞不定。
但林昊很拽的样子,如果不是当初自己赢过他,他为了证明实力,恐怕连刚才那10个问题也懒得回答。
人家是国安部信息技术局一处副处长,轻易请不动帮忙的。
一顿烧烤能解决不?
看样子够呛……
正在琢磨,小雪发了条微信过来:“在干嘛~”
标准的回答是:“想你。”
王霁的回答是:“名侦探,有个问题请教,如果想求助个大牛,但对方很忙很拽不想理,怎么办?”
小雪就吃这套,发了个自信放光芒的表情包。
回复:“简单!请将不如激将!”
王霁恍然大悟,当初就是这么对付韦宇、郭超的,急起来忘了……
立刻给林昊回消息:
“日天哥,非常感谢!”
“剩下几个问题就不麻烦你了,主要是太难。”
“我准备去请教江大的赵教授,赵教授在国内算法界首屈一指。”
林昊秒回:“发过来!”
隔着屏幕,都能看到熊熊火焰。
10分钟后解答全出。
附上一句话:“首屈一指的人现在变了。”
拽是真拽,牛逼也真牛逼。
王霁回复:“没有日天哥搞不定的算法,日天哥恩情还不完!”
啃到3点半,几个文件掌握度全部突破80!
那些红点位置,在脑海中出现了明确的缺陷提示:
“此处动态决策缺乏学习过程,导致任务分片对算力、网络rtt、云端队列深度感知不够,应考虑rl模型……”
“传输数据时,应考虑稀疏编码技术,降低网络开销……”
“云端与边缘端缺乏抽象指令架构,应增加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