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腰杆子,道:“我是书童,肯定要留下的!”
方晴雪:“我也留下来。”
大夫子郑律:“我留下来就行,你们都先回酒楼。”
陈德子道:“我留,我留!”
学政苏牧道:“你们真的是……还是我留下来吧!”
越来越多的夫子和学士,都表示要留下来,说是想守护宁浩的睡眠。
但任谁都清楚。
都在等宁浩将这首中秋词题名,谁都不想错过见证历史的时刻。
无奈之下。
学政苏牧叹了口气,道:“干脆全都留下来,陪宁浩到天亮吧!”
“学政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
学士们齐声高呼,就地而眠,一些女学士更是激动,心中认定,这也算是跟宁浩同眠了……
学政苏牧摇头苦笑。
宁浩啊宁浩!
今晚过后,你就真的是大禹最红的读书人了,所有读书人都将记住你的名字。
……
与此同时。
京城圣院之中。
身穿圣袍的老者,心有所动,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圣院之中,直接来到文庙。
这是圣院供奉大禹历代亚圣的地方,是每个读书人,死后想搬进去的地方。
文庙中。
此时正有天地才气萦绕,有银辉架构的虹桥,从遥远的南方蔓延而来,像是九天之上银河一样。
老者进入文庙之中,庙中伫立着一尊雕塑。
那是个身形孔武有力的儒袍老者,腰挎长剑,手捧经书,正斜靠在一只狐狸的肚皮上。
狐狸的眼神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满是爱意。
儒袍老者也满脸幸福的模样。
而此时。
老者没有心思观摩,揖礼道:“学生拜见先圣,不知道先圣让学生观阅什么文章……”
是的。
老者很清楚刚才的异象是什么,这不单单是文道认可就行的传世佳作。
毕竟传世是需要人间的国家与圣院共同推动,并传承下去,方能传世。
文道天道只是鉴定天地共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