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282章 前因(2/3)
怕连父亲安葬之所,也不能寻了。”

    林思衡便道:

    “老大人叶落归根,也是秦钟的孝心,若可卿实在思念,便在这院子里设一灵位,四时祭拜也就算了。”

    可卿本就有此意,只是这却是极犯晦气的事,并不敢提,此时听林思衡主动提起,岂有不愿意的,点点头答应下来。

    自觉无以为报,因念着林思衡每回来院里,总不免玩闹几回,此时便道:

    “叔叔大恩,可卿无以为报,只是求叔叔可怜,我今儿实在服侍不得,叔叔若乏了,且叫宝珠瑞珠伺候着罢。”

    林思衡叹了口气,他倒也不至于这般急不可耐,只是又紧了紧胳膊,好生安慰着,陪着可卿烧了一夜纸钱,又亲自吩咐叫下人立了秦业的灵位,方才离去。

    待停灵期满,秦钟便带着老仆,一路扶灵南下,也并不曾与谁辞行,连宝玉也不再去见。

    自城外渡口包了船,因有一具棺材,船家觉得晦气,要了高价,好在有林思衡那包银子,再加上卖了老宅的钱,算上到金陵重新置业的花费,大抵也够用了。

    冬日运河水缓,船行速度便慢了不少,秦钟既已有悔悟之心,有心振作,每日里便只在秦业棺材前,一边守着,一边取了科举制书来读。

    只是脑子仍时常想起父亲秦业生前对自己的责怪,便是身染重病,也不肯与他多说一句,连他煎的药也不肯喝,终究至此。

    秦钟每每思及,只觉前事追悔莫及,痛不欲生,那书上写的密密麻麻的经济学问,在他眼里便都成了秦业的责骂,如此日复一日,连人都快要魔怔了。

    王伯见此,心中焦虑不已,半道上请了一个和尚来开解,竟果真有几分效用,秦钟只在诵读佛经时,才有几分安宁,从此便又抛开科举,一心寻了许多佛经来看。

    待入了金陵,将秦业埋进城外祖茔,秦钟也不去城里置业,只在其周边买了套小院,便在家中礼佛诵经,将俗事皆交付王伯打理。

    如此又过了三个月去,待过了寒冬,春意渐起,秦钟才自觉已慢慢消解了心魔,又经王伯苦劝,寻了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去金陵城里散心。

    金陵与神京相比,自有一番繁华热闹,男女如织,市井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