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谈话,一直没有吭声。他心里想着,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以小丫头的勤奋努力和聪慧劲儿,考上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简阳不禁开始为小丫头的将来考虑起来……
到了山下,车子开不进去了,在王楠的指引下,他们把车开到了最近的一家小学里停了下来。
这家小学十分简陋,也是王楠的启蒙学校。王楠熟门熟路地敲开了一位教师的房门,拜托那位老师帮忙照看一下车子。当那位老师得知来的是县委书记简阳的时候,显得特别激动,一个劲儿地向简阳夸赞王楠的聪明懂事,夸得小姑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眼看着天快黑了,简阳他们便礼貌地向老师告辞,热情的老师把仅有的两把手电筒递给他们,四个人便带着手电筒,朝着王楠家的方向走去了。
王楠家其实并不算远,也就三里多路,当然了,说不远那是对王楠而言。可对于周歆来说,这可就是一段挺漫长的路程了,尤其是这山路高低不平的,更是让周歆吃尽了苦头,她脚上穿的凉鞋虽然鞋跟不高,皮子也挺柔软的,可走了一半路的时候,还是觉得脚又酸又疼。
为了分散周歆的注意力,减轻她因不习惯走山路而带来的疲惫感,简阳一边在旁边小心地搀扶着周歆,一边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王楠:“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走这条路的呀?”
单纯的王楠回想了一下自己上学的时间,然后很认真地回答简阳:“我六岁开始上学,就天天走这条路了。”
周歆听了,趁着大家没注意,狠狠地瞪了简阳一眼,不过听王楠这么一说,心里倒还真感觉好受些了。
等他们到王楠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王老汉刚从地里回来,正在灶膛那儿准备给自己弄点吃的。儿媳走得早,儿子在外面打工,唯一的孙女又在县城上学,老汉向来都是自己随便对付一口,一直要等到孙女回来,才会做点像样的饭菜,给孙女补补身子。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孙女在外面的叫声,王老汉赶忙从灶膛里钻了出来,借着堂屋那盏为了省电特地装的瓦数很低的电灯发出的昏黄光线,穿过院子去给王楠开门。
老汉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叨着埋怨孙女:“楠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又从镇上走路回来,天都这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