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某个阶段上,几人的看法大致一致。
那就是曹操不会杀害主公,而会想尽一切方法说降主公。
可若至彼时,江东前路又当如何?
张昭的看法倒是很乐观:“倘若如此,江东正可举州而降曹,在座各位必封侯列爵,各大世家也得以保全,又不负叛主之名,岂不幸哉!”
周瑜皱眉,冷哼不语。
孙瑜程普等亦面显不快。
鲁肃没有义正辞严的直接反对,而是给出了一个反问:“先生岂不知,曹操之于世家,用且防之。若我江东世家归附,或因欲灭刘皇叔,一时倚为臂助。然功成之后,必欲削权柄,以亲信代之而治江东。彼时,世家将何以自处,主公又将置身何地?”
虞翻亦赞同这个观点:“若以主公之性情度量,尚不能容之。曹操之疑忌,更甚于主公数倍,数年之后,又当何为?”
众人颔首。
以孙氏三代主公之性,但得一地,必威压当地士族,若心有不服,屠戮其族,直到诚心投效。
江东陆氏深有感触。
鲁肃的意思:好容易江东才稳定下来,若真如此,江东士族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程普一哼,瞪了张昭一眼:“当下之计,当以解救主公为先。何以先以族利为首?”
张昭叹气:“可若不如此,还有何计可救主公?”
周瑜说道:“以我家主公之烈性,岂肯屈身降曹。倘因之触怒曹操,致遭其害,又将奈何?”
这个观点众人真没法反驳。
你总不能说:“吾家主公性本怯懦,十之八九,终将降曹。”
鲁肃觉得时机差不多要成熟了:
“我有一计,或可救得主公!”
众人急切问道:“子敬有何计策?”
鲁肃沉吟道:
“可差一人,出使江北,告知曹操,可劝降我家主公。曹操必许其私见主公,而后可让他告知主公忍辱负重,假意屈从,而借机重返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