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险栈,东绕大泽,皆非退军良选之路。”
曹操强抑愠火,缄口不言。
按荀攸的建议,势必要在这里停留数日。
可他担心一旦停留,原本并无伏兵,却等伏兵尽至,却待如何。
另一方面,他亦担心此时许都之局是否已经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大泽可多绕几日?”
“泽地状况未知,不敢轻言判断,然最少拖延十日!”
曹操拿过地图,思量许久。
而后抬起头,看看荀攸,又看看程昱:“倘若你二人俱作敌伏主将,当会如何设伏设防?”
“依在下之见……”
“慢!”
荀攸刚要开口,便被曹操阻止。
曹操取下两片粗布,一份递给荀攸,一份递给程昱。
“俱书于布上,不得互鉴!”
荀攸和程昱对视一眼,俱取笔书于布上书写。
曹操沉思片刻,亦取一布,并于布上书写。
一炷香的功夫,荀攸程昱俱书写完毕,呈于案上。
曹操亦将所书计策铺在案上。
三人一一观瞧,皆感诧异。
三人之计核心手段竟无半分所差,皆为截断栈路,伏鬼哭峡。
“看来,只有东渡大泽,这一条路可走了!”
“即便如此,亦险之又险。”
“既无别处,唯有如此!”
曹操果断下令,弃行鬼哭峡,东往大泽而去。
……
另一边,魏延府邸,空无一人。
据说其家眷皆被移至别处。
有人说,魏延叛逃江北,成了曹操的部下,其妻儿已被皇叔处决。
有人说,魏延西归刘璋,其妻儿家眷也跟着去了益州,皇叔未加阻拦,还赠予路费。
还有人说,魏延战死沙场,其妻儿被皇叔保护起来,有人就见过其妻拜仙祈愿。
此类谣言甚多,并无官方给出结论。
那么,这些谣言都是哪来的?
其实,都是黄月英命人出来的。
她为何这么做?
目的乃在于混乱江北斥候之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