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更是对社会责任和环保理念的较量。
就在李浩然忙于国际市场布局和科技创新时,国内外的政策变动和舆论压力却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内,农业领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政策变化的频繁程度超出了很多企业的预期。国家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限制越来越严格,这虽然为绿色农业提供了机会,但对于依赖传统农业模式的一些小农户和企业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国外,欧美市场的监管体系更为严格,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产品追溯等方面,合作社的产品必须满足更高的要求。近期,欧美市场对一些“假冒有机”产品的审查力度加大,这导致李浩然和团队不得不在产品认证、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安排,确保所有产品都能符合国际标准。
此外,国内舆论也对合作社的扩张和产业化进程提出了质疑。有部分媒体对李浩然及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进行质疑,认为这样的扩张过于急功近利,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舆论的质疑,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辩解,而是更加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好社会责任。”李浩然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我们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做得有责任,有良知。”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李浩然与张蕾的关系愈加深厚。张蕾不仅是李浩然最信任的合伙人,也是他在商海拼搏中的得力助手。每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张蕾总是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在这次国际市场拓展的关键时刻,张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线上平台打造“绿色农场”概念,利用互联网直接连接消费者与生产者,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这个构思不仅契合现代消费趋势,也为合作社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
“通过线上平台,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和消费者对话,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张蕾道,“而且这种直销模式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从源头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李浩然对这个提议非常赞赏,并决定尽快启动相关项目,借此进一步拉近合作社与消费者的距离,建立更为稳固的市场认同。